每天早出晚歸,用自己的辛勤勞動來美化大街小巷,面對復雜嚴峻的疫情,她們沒有退縮,依然堅守在抗疫一線,每天對公共設施進行消殺作業,在背后默默支持疫情防控工作,她們就是最美的“馬路天使”。
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366名環衛工人始終奮戰在一線,積極參與到瓊中疫情防控阻擊戰中,營造干凈、整潔的城市環境,最大程度減少病毒的滋生與傳播。
每天天不亮,環衛班長王榮燕就起床做早飯,把飯菜放到桌子上,然后悄悄去上班,生怕吵醒熟睡的家人們。這樣的工作生活方式已經持續了8年。凌晨4點鐘的早班是最難熬的,上班的路上她會在街邊買一個面包,在工位上吃掉,這就是她的早餐。她的班組一共33名環衛組員。王容燕作為班長不僅僅承擔著基層的環衛工作,還承擔著任務部署和檢查街道衛生標準的工作。
“作為環衛工作者愛崗敬業是必須的,不管刮風下雨,我都要堅守自己的崗位,以自已的工作為自豪。”王榮燕說:“疫情發生以來,我們每天都堅持做公共設施的消殺工作,已經堅持兩年多了。只要疫情不結束,我們的消殺工作也不會結束。”
自2019年12月新冠疫情開始以來,瓊中環衛清掃工作組除了每天的清掃工作,又加入了對公共設施的消殺任務。這份任務一干就是兩年多。晚班的清掃組員會工作到晚上十點鐘,期間除了清掃垃圾外,還會對公共設施進行再次消殺作業。瓊中環衛工作組員梁鳳說“因為是春季落葉很多,一條路也要多次反復清掃才能清理干凈。這也增加了我們的工作量,但是我們一定會堅持做好消殺工作,保證公共設施的干凈無菌清潔。”
環衛工人的工作量大,工作時間早出晚歸。對于這些有家庭的女性來說,做這份工作需要家人更多的支持與理解。組員王秋香已經是三個孩子的母親,每天上班之前都要盡早的為孩子做好早飯。這種生活寫照也只是廣大環衛工人的一個縮影。瓊中環衛工作組員王秋香說:“起來早一點,三點四點鐘,起來就要煮飯了,煮好飯再去班。一般都來不及吃飯,把飯留給孩子上學吃。有的時候早餐店開的時候,就買一些面包吃,有的時候不開門,就要等回家了才吃早飯了。”
不止是環衛清掃工作組,環衛清運隊工作人員也在默默堅守在疫情的一線,每天清運垃圾,對清運車輛進行消殺作業,保障消殺工作全覆蓋。據了解,清運隊一共有清運車48輛,為確保無細菌滋生殘留,保證中轉站內外干凈清潔,阻斷病毒傳播。環衛清運隊人員在清運垃圾的同時也做到全程消殺,再將垃圾轉運到縣垃圾中轉站。
陳龍夏是縣城垃圾中轉站的站長,自2019年疫情以來,他每天都帶著隊友們堅持對進站人員進行掃碼進站,堅持對車輛進行消毒工作??h中轉站每日進站車輛約60車次,轉運垃圾每日約160多噸,全縣共有垃圾轉運站7個,每個站點都全方位保障垃圾清運工作的消殺防控無死角、全覆蓋。
22-04-14 23:21
22-04-14 22:36
22-04-14 19:52
22-04-14 21:49
22-04-14 21:52
掃描下載南海網客戶端
掃描關注南海網微信公眾號